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AI时代的知识服务:同方知网“中华知识大模型”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

(通讯员陶知雨、肖谦)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界与业界在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领域的交流,4月10日上午,“同方知网‘中华知识大模型’的建设实践与探索”专题讲座在学院412会议室顺利举行。讲座由同方知网党政法产品事业部经理成鑫主讲,学院郑汉副教授主持,学院50余名师生现场参与并积极互动。

undefined

本次讲座聚焦知识型大模型的构建理念与技术路径,旨在帮助师生系统理解相关前沿发展,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深入思考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契合点。

讲座伊始,成鑫结合同方知网多年的发展经验,介绍了知识服务行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从“感知”走向“认知”、从“判别式”向“生成式”演进,知识的组织方式、生成机制和验证路径正被重新定义。在他看来,可信度偏低、幻觉率高、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是当前知识服务行业亟需应对的共性挑战。

为破解上述难题,成鑫介绍,同方知网依托其在权威知识数据、专业内容积累及领域建模方面的长期优势,联合华为共同推出了“中华知识大模型”(简称“华知大模型”)。与通用型大模型不同,“华知大模型”聚焦知识服务场景,采用“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的融合策略,注重垂直领域的场景适配与专业语义理解,重点提升生成、交互与迁移三方面的核心能力。在构建过程中,模型依托高质量、具多样性的训练数据进行预训练,并通过专家反馈不断精调优化,逐步形成涵盖30多项通用能力和12项特色能力的专业大模型体系,具备嵌入行业系统、支撑复杂任务的实际应用潜力。成鑫对华知大模型的构建理念与技术路径的系统讲解,既拓展了师生的理论视野,也强化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

随后,成鑫进一步介绍了“华知大模型”如何与用户共创垂直行业生态。在具体实践中,同方知网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邀请用户深度参与功能设计与应用测试,使其从“使用者”转变为“共建者”,从而推动知识型大模型在教育、科研、政务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落地。

紧接着,聚焦到科研场景,成鑫与同事现场演示了基于“华知大模型”开发的“CNKI AI学术研究助手”。该工具覆盖科研全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智能问答、文献脑图生成、研究大纲构建、相似文献观点比对等功能,旨在为学术研究提供高效支持,推动科研工作迈向智能化。同方知网还专门为太阳集团网址8722师生开通了试用通道,借助该工具提供的专业知识服务,师生能够在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关键环节更高效地获取灵感与支持。

ffb35a6b21c7122da03f150c932e9186

讲座尾声,现场师生围绕大模型建设中的知识来源组织、数据标准、版权问题及实际应用场景展开热烈讨论。成鑫表示,同方知网将持续推动开放合作,并欢迎武大信管学子参与相关实习和项目,共同探索知识服务智能化的未来。

此次讲座不仅帮助师生加深了对人工智能与知识服务融合趋势的理解,也为学院在交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搭建了有力平台。